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因组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组合化学等新技术的应用,源源不断地产生出许多新的靶标和大量活性化合物。然而在整个90年代,每年批准上市的新化学实体药物数量并没有增加,只是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品种数量有较大增加。造成这种“低产”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了新靶标的可靠性外,由先导物选择和优化产生的候选药物的内在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作用于细胞内的药物如反义药物V d值应很高,否则服用的大部分药物停留在循环系统,而在作用位点反而没有足够的药物。用Hep G2细胞与受试化合物混合体外长期培养检测细胞毒性预测化合物的长期人体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