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肼(APH)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红细胞有缓慢的进行性氧化损伤作用,尤其是干扰红细胞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促进血红蛋白变性,形成海氏小体,使红细胞易于崩解,出现溶血性“血虚”症状,与血虚患者的某些临床表现较为相似。溶血性血虚模型的复制是利用化学药品乙酰苯肼的氧化作用,破坏红细胞膜,造成溶血,使红细胞数明显减少、网织红细胞病理性代偿增高和白细胞数量代偿性升高,操作较失血性血虚更为方便,但由于红细胞变形及碎片的干扰,镜检计数较困难,以血细胞比容法代替镜检计数较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