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一、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自律性的影响实验法

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自发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交界区和希氏、浦氏系统细胞均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控制着整个心脏跳动的节律,其他部位为潜在起搏点,均被抑制,并不能发挥起搏作用。自律性的高低与4相除极速度有关,加快4相Na +(或Ca2 +)内流或抑制K +外流可增加自律性,反之能阻止4相Na +(或Ca2 +)内流或促进K +外流可降低自律性。因此,研究抗心律失常药对自律性的影响亦是阐明该类药物作用特点的方法之一。稳定10min,开始实验,以用药前后心房标本收缩频率变化来分析药物对窦房室自律性的影响,注意浴槽中液面高度在加药前后保持一致。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八篇 循环系统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三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基本特性影响的实验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989-990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