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时发生的尿液浓缩功能障碍可因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引起(中枢性尿崩),也可因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ADH不敏感所致(肾性尿崩)。中枢性尿崩症的常见原因有头部外伤、下丘脑垂体部位手术、肉芽肿病、组织细胞增多症、转移性或原发性脑肿瘤以及脑膜炎或缺氧性脑损害后遗症等。肾性尿崩症可因遗传因素所致,也可由于肾脏疾患、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高钙血症)和药物(如锂制剂)等获得性因素引起。血浆ADH低于0.5pg/ml,可明确诊断为垂体性尿崩症。对药物引起的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应考虑替代疗法,可给予下列一种加压素制剂:水剂加压素、粉剂尿崩停、长效尿崩停、精氨酸加压素(DDAV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