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1981年研究发现,CRF 是一种由4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主要调控腺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以及HPA 轴的活性。 多项对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和自杀者的研究表明脑脊液(CSF)中CRF 浓度升高,一般认为这种升高是中枢CRF 分泌增多所致,支持抑郁症的CRF 高分泌假说,但并非所有研究均支持这一结果。而抑郁症患者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尽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CSF 中CRF 浓度升高可作为早期复发的预测因子,类似于DST 无抑制。大量文献报道,给实验动物的CNS 中直接注射CRF 会产生抑郁样反应,这些研究结果支持抑郁症的CRF 高分泌假说。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对CRH 反应减弱,至少部分是由于正中隆起神经末梢的CRF 长期高分泌导致的,进而引起腺垂体CRF 受体密度的下调,以及垂体对CRF 反应性的减弱,这在实验动物中也可以观察到。 抑郁症患者HPA 轴高活性的另一个表现是皮质醇的高分泌,血浆中皮质类固醇浓度、皮质醇代谢产物的水平、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浓度升高,以及服用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或DST)后血浆17‐羟皮质类固醇水平无抑制等,均可反映出这一点。例如,一项19个检测抑郁症患者DST 非抑制研究的meta 分析发现,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中64%出现皮质醇对DST 非抑制,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中仅为41%。DST 非抑制,与皮质醇增多症、CRF 高分泌、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对CRF 的反应钝化以及肾上腺增生相似,均为状态依赖性的指标。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二篇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第二章 心境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肽假说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221-223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