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1971年,瑞典的Engvall等人分别以纤维素和聚苯乙烯试管作为固相载体吸附抗原/抗体,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1972年Voller等人改用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作为固相免疫吸附载体,使其该方法得到了推广。酶与抗体(或抗原)交联后,再与结合在固相支持物表面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反应,形成酶标记抗体‐抗原复合物,此时加入酶底物和显色剂,在酶催化底物液体后呈现显色反应,液体显色的强弱和酶标记抗体‐抗原复合物的量呈正比,借此反映出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量。直接ELISA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待测抗原吸附在固相支持物表面,直接加入酶标记抗体,利用酶催化底物液体显色的强弱反映抗原的浓度。

……
——《药物现代评价方法》
书名:《药物现代评价方法》
栏目:药物现代评价方法 > 第六章 药物的药理学评价 > 第二节 细胞、生化、分子药理学评价方法简介 > 二、生化药理学方法概要
作者:蒋学华
参编:包旭,丁劲松,何林,何勤,贺英菊
页码:188-18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