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的制备

全血是指血液经采集后,不做任何处理,即放入冰箱中保存。其中主要包含红细胞和血浆中蛋白成分。通常按单位供给,国际上一般以450ml为1U,我国则将200ml全血定为1U。为了抗凝与保存红细胞活性,须在血液中加入血液保养液,常用的有①AC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保存液。其中葡萄糖是正常红细胞糖酵解过程中的必需底物,有氧化供能的作用,以防止红细胞溶解,延长保存期;枸橼酸可防止血液凝固和葡萄糖在高压消毒时焦化。保存期为21天。②CPD(枸橼酸、枸橼酸钠、磷酸二氢钠、葡萄糖)保存液现已取代ACD保存液,增加磷酸二氢钠可延长保存期,输后24小时红细胞的存活率可达98%,2,3二磷酸甘油酸(2,3- DPG)水平为100%,此全血在4℃可保存28天。③ACDA或CPDA保存液。即在ACD或CPD保存液中再加入腺嘌呤(adenine),供给红细胞代谢所需能量,使保存血液中的红细胞活力显著延长,在4~6℃可保存35天。这是目前血液采集最常用的抗凝保存液。

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在ACD或CPD溶液中保存后,红细胞即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改变,首先是红细胞内的三磷腺苷(ATP)下降。由于ATP有脱磷酸作用,二磷腺苷(ADP)和腺嘌呤核苷酸(AMP)水平先上升,以后随AMP的脱氨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最后降解为次黄嘌呤,ADP与AMP即下降。当ATP水平降至0~4mM以下时,红细胞的葡萄糖磷酸化功能受损,活力丧失。2,3- DPG及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很快改变。随保存时间的延长ATP及2,3- DPG水平越来越低。至21天,即到失效期时,保存在4℃下的ACD溶液中的红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只有70%的存活率。加入腺嘌呤的ACD或CPD保存液在最初阶段即可防止红细胞中ATP的丢失,但尚不能防止2,3- DPG的丢失。近年来又在CPD保存液中改用10mmol/L磷酸盐,5mmol/L肌苷及5mmol/L丙酮酸,经实验可使保存的血液中2,3-DP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国外在CPD基础上加入不同量的腺嘌呤并更改葡萄糖的浓度而配置成CPDA- 1、CPDA- 2保存液,可使保存红细胞活力明显增加。

全血输注适应证

因为全血保存24小时后粒细胞与血小板均已无功能,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也大多明显减少,其中主要含有载氧的红细胞和维持渗透压的白蛋白。因而临床上仅适用于下列情况:

1.急性失血、产后出血等大出血、严重创伤或大手术,产后大出血时丢失大量血液,载氧红细胞和血容量同时明显减少,在补充液体和红细胞的基础上,此时可适量输注全血。

2.外循环 在外科心肺分流术时做体外循环,因机器容量大可用全血。但近年来也采用晶体液结合胶体液取代,因为体外循环时可机械性损伤红细胞。

3.新生儿溶血病 置换血液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此时可用全血。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