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一般于出生后即可触及,其位于胸锁乳突肌内,呈梭形,长约2~4厘米,宽1~2厘米,质地较硬,无压痛,于生后第3周时最为明显,3个月后即逐渐消失,一般不超过半年。于出生后即可为细心的母亲发现,患儿头斜向肿块侧(患侧),半个月后更为明显,并随着患儿的发育斜颈畸形日益加重。由于胸锁乳突肌的挛缩,致使患者眼睛位置由原来的水平位,向下方位移,而健侧眼睛则上升。健侧丰满呈圆形,患侧则狭而平板。测量双眼外角至同侧口角线距离,显示患侧变短,且随年龄增加而日益明显。视力障碍:因斜颈引起双眼不在同一水平位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影 ......

——《中医药治疗颈痛》
书名:《中医药治疗颈痛》
栏目:中医药治疗颈痛 > 各 论 > 第十三章颈部先天性畸形 > 第一节 小儿肌性斜颈
作者:孙树椿
参编:孙树椿,王海军,齐越峰,张军,张清
页码:3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