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一、临床意义

1 ﹒侵袭力本菌的K抗原和菌毛与侵袭力有关。菌毛能帮助细菌黏附于黏膜表面,使细菌在肠道内定植,产生毒素而引起相应症状。有侵袭力的菌株能直接侵犯肠道黏膜上皮引起炎症。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 ﹒ coli, ETEC):在发展中国家引起儿童腹泻和旅行者腹泻,导致恶心、腹痛、低热以及急性发作的类似于轻型霍乱的大量水样腹泻。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与正常菌群中的大肠埃希菌在普通平板上的表现及生化反应均相似,乳糖发酵试验阳性或阴性,分离培养后必须通过血清分型(如O157:H7)或特殊的毒力检测试验加以鉴别。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书名:《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栏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 上篇 总论 > 第二章 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 > 第三节 肠杆菌科细菌 > 大肠埃希菌
作者:王爱霞
参编:王羽,张宗久,汪复,丁凯江,王睿
页码:39-4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