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分布及调节
介绍了嗜酸性粒细胞发育、成熟和分布及细胞因子的调节功能,重点介绍了存活因子、死亡因子、bcl-2家族及胱天蛋白酶在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
1 | 正常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只在骨髓中生成。骨髓早幼和中幼嗜酸性粒细胞是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有丝分裂指数,2%),晚幼嗜酸性粒细胞和较成熟的类型通常被看作是有丝分...... |
![]() |
2 | 肾上腺类固醇(adrenal steroid)和ACTH可引起人嗜酸性粒细胞缺乏症,并阻抑外源性蛋白诱发动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用嗜酸性粒细胞溶解来解释并不令人信服,因为实...... |
![]() |
3 | 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分布在血管外区域,如皮肤、消化道和支气管黏膜等组织,即使在生理条件下也是如此,且以支气管黏膜处最多。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往往随其分布部位、细胞自身...... |
![]() |
4 | 嗜酸性粒细胞的能源主要是葡萄糖,抑制糖酵解即可破坏该细胞的功能反应,用C5a或合成的FMLP等强趋化物质刺激该细胞可诱导葡萄糖的跨膜输送。静息的嗜酸性粒细胞其氧代谢水平高...... |
![]() |
5 | 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在生活6~12小时后就渗出血管,并迁移到组织,然后以一种尚不明了的机制可生存数天,以后的命运不得而知。近年用体外培养的嗜酸性粒细胞对其归宿做了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