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3 脂毒性或脂凋亡发生机制

脂肪酸作为一种去垢剂,本身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可引起线粒体肿胀和通透性增加,并通过促进微粒体CYP2E1和CYP4A表达导致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神经酰胺通过激活NF‐κ B诱导凋亡,NF‐κ B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NO产生增加,后者导致凋亡发生。另外,脂肪酸和PPARs结合可诱导许多蛋白表达的改变,包括一些Caspase,而且与PPARs相互作用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药(thiazolidinedione,TZD)似乎保护β细 ......

——《脂肪性肝病》
书名:《脂肪性肝病》
栏目:脂肪性肝病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脂肪组织、能量稳态与脂毒性 > 第4节 脂毒性及其相关疾病
作者:范建高 曾民德
参编:邹大进,曾民德,范建高,陆元善,陆伦根
页码:18-1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