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四、ICD在具体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进展

早在1996年,Groh等通过随访50名患者证实了LQTS接受IC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在2003年公布的Rochester注册研究中,对于有明确的心脏骤停、频发晕厥史或有猝死家族史的高危LQTS患者,接受ICD治疗的高风险73名患者在平均3年的随访时间内只有1个猝死病例(1.3%),没有接受ICD治疗的161例患者在平均8年的随访时间内有26例猝死(16%)。Schimpf等2003年报道了一个因心脏性猝死家族史置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16岁SQTS患者,该患者在术后19个月时出现室颤并被ICD成功 ......

——《遗传性心律失常》
书名:《遗传性心律失常》
栏目:遗传性心律失常 > 第一篇 总 论 > 第四章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 第二节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
作者:浦介麟 张开滋 李翠兰 洪 葵
参编:崔长琮,刘文玲,田小利,陈义汉,杨宝峰
页码:107-11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