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四、自伤行为的高危因素

青少年群体自伤行为的发生有显著的年龄、性别差异:1 ﹒年龄。发达国家女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率高于男性,与我国不同,可能与她们中存在更多的抑郁情绪、进食障碍等有关。受害儿在家中备受忽视和冷落,不太可能在自我情绪调节方面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只能用自伤行为来表达焦虑和紧张情绪。在青少年自伤行为与环境的关联中,有一些因素(如认知、社会支持网络、生物免疫功能)发挥中介和调节作用。例如:自我否定常是童年期情感虐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伤行为间的促进性中介变量。沉思默想的特性在女青少年的内在应激(如抑郁)和自伤行为间、人 ......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书名:《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栏目: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 第二十四章 青少年自我伤害预防控制(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lf Injury in Adolescents) > 第三节 自伤和自残
作者:季成叶
参编:王芳芳,陶芳标,吴汉荣,马军,王芳芳
页码:663-66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