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一)内皮损伤与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它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经历数十年而发展成为具有临床意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图46‐4)。血管内皮细胞不是稳定的被膜细胞,而是具有代谢和生物学活性的平滑肌细胞形态,可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调节凝血、纤溶、白细胞黏附和迁移等过程的一类特殊的细胞。斑块常有溃疡形成或裂隙伴血小板粘连和聚集,且释放或激活一些介质,包括血栓素A2、血清素(5‐HT)、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激活因子(PAI)、凝血酶、组织因子和氧衍化自由基,积累这些介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机械阻塞狭窄的动脉 ......

——《心脏病学》
书名:《心脏病学》
栏目:心脏病学 > 第六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第46章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二、ACS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
作者:曹林生 廖玉华
参编:程龙献,卢永昕,王朝晖,曾秋棠,曹林生
页码:717-718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