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第三节 心搏呼吸骤停时脑的病理生理

脑组织内用于离子转运、合成代谢(如神经递质)和神经冲动传递的能量,85%~95%来源于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和氧进行生物氧化。脑组织内糖原、氧和ATP的储备很少,完全阻断脑血流10秒就可把残存于毛细血管内的氧耗尽,2分钟就能把储备的葡萄糖耗尽。当心搏呼吸骤停后,磷脂大量分解,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因缺氧不能进行有氧氧化,导致脑内游离脂肪酸蓄积。心搏呼吸骤停后发生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使复苏后脑灌注压(动脉压和颅内压之间的压力差)降低。因此,在复苏时如何保护脑功能是心肺脑复苏研究的重要课题。 ......

——《现代复苏医学》
书名:《现代复苏医学》
栏目:现代复苏医学 > 第二篇 心搏呼吸骤停 > 第三章 心搏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学
作者:黄子通 蒋 健 周荣斌
参编:
页码:32-3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