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受体后缺陷

已如前述,受体后缺陷是指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信号转导至细胞内引起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即“胞内事件”的异常而言。由于IRS - 2KO小鼠的糖尿病兼具有胰岛素外周抵抗(胰岛素作用减低)及胰岛素缺乏(β细胞减少)两种机理,故White等提出IRS - 2信号途径是糖尿病时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及胰岛素作用缺陷的共同交汇点[ 24 ]。2 ﹒流入门静脉的FFA增多,使肝细胞胰岛素结合减少及肝细胞胰岛素受体介导的胰岛素降解加速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中具有共性的是均以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级联/网络的功能,尤 ......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书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栏目: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 第4章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理 > 第3节 受体与分子水平的缺陷
作者:李秀钧
参编:邓尚平,韩字研,李光伟,李洁,李秀钧
页码:36-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