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机制

正常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包括一期止血中血小板栓子的形成以及二期止血中参与瀑布反应和血块回缩。血小板在流动状态下的粘附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最近Rug‐geri提出血小板在内皮下组织粘附的二阶段机制的假说:第一阶段为可逆性粘附阶段,此时,流动的液体对粘附于管壁上的血小板产生巨大的冲力,其壁切变率可高达30 000S - 1,引起血小板与内皮下组织解离。血小板凝血酶原活性在静息血小板中为34nmol凝血酶/分,再用血小板活化剂ADP、凝血酶、胶原、凝血酶加胶原、A23187刺激后的凝血酶原酶活性分别为。 ......

——《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 > 第四篇 冠 心 病 > 第32章 急性、亚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 > 第一节 血小板与血栓形成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方圻,刘力生,杜昕,梁万年,陈琦
页码:342-34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