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抗真菌药物按化学结构类型大致可分为多烯类、唑类(包括咪唑和三唑)、烯丙胺类、吗啉类、棘白菌素类和其他类等。按抗真菌药物作用于细胞壁机制分为β-(1,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抑制剂。4 .影响DNA、RNA合成5-氟胞嘧啶(5-FC)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其作用在渗透酶的帮助下进入真菌细胞,一旦进入胞内,则通过胞嘧啶脱氨酶转化成为5-氟尿嘧啶(5-FU),随后。该化合物也可抑制哺乳动物细胞DNA合成,毒性大,现临床很少使用。 ......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
书名:《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
栏目: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 > 第七篇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细菌耐药性检测 > 第三十六章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作者:陈东科 孙长贵
参编:魏莲花,陈知行,赵旺胜,陈民钧,张秀珍
页码:809-81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