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流行病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大量研究,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物的、行为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大量吸烟、活动过少、心理社会压力、A型行为类型等。这些因素中许多被称为冠心病危险因子(risk factors)(表7‐。5),其中有些看起来虽并非属于心理或行为范畴,但仍间接地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支配或与之有联系。许多心理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通过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影响这三种过程,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将心理社会因素对冠心病的心理生物学过程总结如图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