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其作用

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ECM蛋白的合成分泌、沉积及降解等过程密切相关。各种原因所致肝脏损伤,引起肝ECM蛋白合成增加,降解减少,进而造成肝内ECM不断积聚,最后导致肝纤维化基至肝硬化。有人观察到将肝细胞培养在经Ⅰ型胶原包被的培养基时,细胞发生表型改变,肝细胞特有蛋白如白蛋白、细胞色素P450等的合成减少,而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增加,中间丝细胞角蛋白‐8及‐18增加,并从头合成VN和细胞角蛋白‐7或‐19(20,21)。其中ERK激活还能诱导细胞内c‐Fos水平升高,从而也导致AP‐1活性增加,使HSC表达MM ......

——《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书名:《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栏目:器官纤维化——基础与临床 > 第四章 肝纤维化 > 第三节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作者:李 才
参编:李才,张一宁,牛俊奇,侯芳玉,黄谨
页码:51-5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