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MIC 分型

1985年国际MIC组织在比利时举行了第一届会议,制定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MIC分型标准,见表3‐3‐10和3‐3‐11。ALL的MIC分型法,使分型更精确和细致,可重复性有明显提高,便于临床观察治疗反应,预后与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病机理和最终彻底治愈ALL奠定了基础。结构如无异常仅从数量考察则染色体数量> 46条的超二倍体ALL中位生存期长,尤其是数量> 50条者预后佳。近三倍体预后可能较好,近四倍体者可能较差。Ph阳性ALL患儿常年龄偏大,白细胞和原始细胞计数高,初诊易有CNSL,临 ......

——《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 第三篇 白细胞疾病 > 第三章 小儿白血病 > 第一节 白血病概述 > 三、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作者:廖清奎
参编:符仁义,李丰益,李强,高举,陈福雄
页码:504-50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