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四节 线粒体与核基因相互作用分子突变相关线粒体疾病分子诊断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ATP形成的主要场所,是进行能量转化的主要细胞器,也是细胞凋亡调控和活性氧产生的重要部位。线粒体自身含有16 569bp的双链环状DNA,编码电子转运和氧化磷酸化所必需的13种重要的OXPHOS酶复合体亚单位蛋白、22个tRNA和2个rRNA。其他与mtDNA复制有关的蛋白,由核基因编码翻译后进入线粒体,这些蛋白如果存在缺陷可能导致mtDNA继发性突变、mtDNA多缺失或mtDNA拷贝数减少,其遗传模式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X- ......

——《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书名:《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栏目: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 各 论 > 第十章 线粒体疾病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
作者:李艳 李金明
参编:童永清,张瑞,汪明,李艳,戴雯
页码:619-62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