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

根据血渗透压与低钠血症的关系,可将低钠血症分为低渗性低钠血症、高渗性低钠血症和等渗性假性低钠血症三类。绝大多数低钠血症合并有细胞外液渗透压过低的情况。低容量造成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为动脉系统内有效血容量不足,促使ADH大量分泌,自由水从肾大量重吸收。造成这类低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ADH失比例性分泌过多(SI ADH),它也是住院患者中引起低钠血症的最常见疾病。手术前后患者特别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这是因为各种刺激如疼痛、呕吐等均可刺激ADH的分泌。可引起这种低钠血症的物质还有甘露醇、麦芽糖、甘油等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四篇 代谢性疾病 > 第二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 二、渗透压调节障碍 > 低钠血症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981-982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