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中等深度化学剥脱术

中等深度化学剥脱术可产生可控的损伤,穿透表皮到达真皮乳头层,有时可延伸到真皮网状层浅层。术后3个月,胶原纤维增加,真皮乳头层增厚,弹性纤维增加4,相应的临床效果随之产生。中等深度化学剥脱的使用指征包括Glogau Ⅱ级或中等程度的光老化,以及皮肤损伤如光化性角化病,色素上皮病变,皮肤变色和轻度痤疮瘢痕,以及用于矫正较深换肤术的不良后果。当前最流行的中等深度化学剥脱术是Jessner溶液和35%三氯乙酸结合使用,而其他剥脱液使用较少。这种剥脱液的疗效取决于其穿透深度,而其渗透深度是同其本身脱脂的功能和。大多 ......

——《Peterson口腔颌面外科学(上、下)》
书名:《Peterson口腔颌面外科学(上、下)》
栏目:Peterson口腔颌面外科学(上、下) > 第9部分 面部美容外科 > 第69章 皮肤重塑术 > 化学剥脱术
作者:Michael Miloro 蔡志刚
参编:G.E.Ghali,PeterE.Larsen,PeterD.Waite,李自力,安金刚
页码:1366-137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