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四、耐吡嗪酰胺的分子机制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是一种烟酰胺类似物,1949年首次用于人类肺结核治疗。5)下,它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因而认为PZA可能是一种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的复合物(如吡嗪酸)的前身,在分枝杆菌吡嗪酰胺酶的作用下,在细胞内转变成吡嗪酸而发挥杀菌作用。吡嗪酸作用的生化基础目前尚不清楚。最近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耐PZA是由于其吡嗪酰胺酶编码基因(pnc A)突变,使吡嗪酰胺酶活性丧失或降低,而不能将PZA转变成活性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尽管具有吡嗪酰胺酶活性,却仍耐PZA就证明了这一点。 ......

——《耐药结核病防治手册》
书名:《耐药结核病防治手册》
栏目:耐药结核病防治手册 > 第五章耐药结核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作者:唐神结
参编:肖和平,马,王琳,王民,戈启平
页码:2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