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二)中心阶段(活化阶段)

宿主活化异种皮肤引流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的过程十分复杂,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与对侧淋巴结相比,引流淋巴结的质量是其2倍,结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加5~8倍,并在移植后6~8天,胚原性淋巴细胞增加了4倍,且在移植后不久即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20 ]。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辅助刺激信号途径中,B7/CD28‐CTLA4系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辅助刺激信号系统。即异种APC的MHC抗原或已结合有异种抗原的自体APC的MHC抗原与T细胞的TCR相互作用,作为第一信号刺激。若缺乏共刺激信号的刺激,免疫细胞将无法完全活化而不发生排斥反 ......

——《中华烧伤医学》
书名:《中华烧伤医学》
栏目:中华烧伤医学 > 第四篇 烧伤创面处理 > 专题六 皮肤移植免疫 > 第二节 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机制 > 二、排斥反应的主要机制
作者:杨宗城
参编:杨宗城,郭振荣,夏照帆,肖光夏,许伟石
页码:284-28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