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第二节 创伤后胃肠缺血缺氧性损害

胃肠创伤如伴有肠系膜血管损伤或腹腔其他实质器官损伤,可引起活动性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肠管破裂造成肠液外溢,使大量液体与电解质丢失,导致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后期因肠麻痹、肠膨胀、肠壁充血水肿、肠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造成体液在肠腔及腹腔大量积聚,体液分布异常,更加重有效循环量不足。结果造成胃肠缺血缺氧性损害,一方面损害胃肠功能,同时对全身产生重大危害。以往对以胃肠黏膜坏死为特征的临床型胃肠损伤比较重视,但其在胃肠缺血中只占少数,而占绝大多数的亚临床型的胃肠损伤则被忽视。针对性地应用拮抗剂对胃肠道 ......

——《胃肠创伤治疗学》
书名:《胃肠创伤治疗学》
栏目:胃肠创伤治疗学 > 第三章 胃肠道创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黄显凯 张连阳 蒋耀光
参编:黄显凯,张连阳,蒋耀光,麻晓林,姚元章
页码:36-3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