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运动疗法

诱发两侧性活动,提高患侧躯干部的支持性、可动性和正中位指向运动。患儿取立位,治疗师跪立于患儿患侧,一只手握持患侧上肢,使其保持外展、外旋位,另一只手控制患侧骨盆带,在髋关节保持中立位上向下方进行压迫刺激,使体重移动至患侧下肢上,对患侧短缩的躯干进行牵拉,促通躯干充分伸展及姿势对称(图3‐。患儿坐位,治疗师在肩部或腰部从健侧向患侧给予关节压缩或压迫性叩击,以增加患侧腹部本体感受器的刺激,促通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的协同收缩及患儿利用患侧坐骨支撑体重(图3‐。对于痉挛型偏瘫患儿存在患侧肌张力高,肌力差的患儿应进行 ......

——《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
书名:《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
栏目: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 > 第三章 小儿脑瘫的物理治疗 > 第三节 不同类型小儿脑瘫的运动疗法 > 三、痉挛型偏瘫患儿的运动疗法
作者:李晓捷
参编:陈秀洁,姜志梅,王峤,王立苹,王亚男
页码:181-18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