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三节 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早在20 世纪60年代,Bauer 等首先提出脑动脉狭窄病变分布存在种族差异,白人倾向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而黑人则倾向于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随后几十年间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病理检查等方法所开展的研究证实,欧美人颅外动脉狭窄多见,而亚洲人、黑人和西班牙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
书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
栏目: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 > 第十四章 颈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新峰
参编:徐格林,张仁良,马玉苹,马敏敏,刘玲
页码:210-21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