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接触性变应原

一般而言,只有小分子化合物(< 500Da)才能穿透角质层到达表皮的生发层。对免疫原性的这一要求由小分子和皮肤内的自体蛋白偶联而达到,而为了满足免疫原性的其他要求,结合而成的分子还必须拥有适当数量的抗原决定簇和恰当的三级结构。当皮炎或溃疡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目前的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接触性变应原会增加LC的大小以及LC表面的Ⅰ 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不同品系的豚鼠能对不同的接触性变应原产生免疫反应。它们拥有很强的把小分子化合物(其中有很有名的接触性变应原)结合在自己表面 ......

——《费舍尔接触性皮炎》
书名:《费舍尔接触性皮炎》
栏目:费舍尔接触性皮炎 > 第1章 变态反应性接触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作者:Robert L.Rietschel Joseph F.F
参编:晋红中,王涛,李峰,苏飞,黄久佐
页码:2-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