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胎心电子监护

电子胎心率监护(electronic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EF M)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早年曾对其寄予很大希望,它确实挽救了不少围产儿,但由于它的使用也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干预,尤其使剖宫产率大幅度提高,因此近年来对其临床价值争议较多。由于电子胎心率监护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单凭胎心监护图形异常来作为胎儿窘迫的诊断是不恰当的,应结合其他监护手段。出现胎儿窘迫的危险信号者,应配合生物物理评分或胎儿头皮血p H值测定,明确胎儿窘迫及酸中毒程度,针对原因 ......

——《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书——妇产科学》
书名:《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书——妇产科学》
栏目: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书——妇产科学 > 第五篇 妇产科学相关知识 > 第二章 妇产科常用的特殊检查 > 第五节 胎儿监测
作者:赵 霞
参编:王晓东,张家文,王平,王和,王红静
页码:461-46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