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耳 疮

耳疮是因外感风热之邪,引动肝胆郁热,热毒熏蒸耳窍,或血燥生风所致,以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或粗糙、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耳病。耳疮之名出自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耳疮候》卷29:“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明·薛己《外科枢要》卷2:“耳疮属手少阳三焦经,或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燥火风热,或肾经虚火等因。3 ﹒血燥耳窍失养:急性耳疮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湿热之邪内耗阴血,外郁肌肤,血燥生风为患。1 ﹒放血法:急性耳疮,刺同侧耳垂出血10滴,每日1次。3 ......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书名:《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栏目: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 第十章 耳 科 病 证 > 第四节 耳道病证
作者:李凡成 徐绍勤
参编:王永华,李浩,郭兆刚,陈协云,丛品
页码:139-1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