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三、百草枯的吸收、分布、代谢、清除

大鼠和犬的实验数据表明,百草枯从胃肠道吸收的场所不在胃。最早关于百草枯从胃肠道吸收和排泄的研究是1966年在大鼠模型中进行的。接下来单次口服剂量为4mg/kg、6mg/kg或50mg/kg的百草枯氯化物,大部分在48小时内排出体外。相反,当百草枯作为两种盐的形式皮下注射给药时,在给药24小时内的尿中出现大量的放射性标志物,显示出在大鼠整个胃肠道,百草枯很难被吸收。一些百草枯通过胆道排泄,百草枯的分子量(186Da)小于通过胆汁排泄的最小分子量(约为500Da)。给胆管插管的大鼠、兔和豚鼠用药超过3个小时后 ......

——《百草枯中毒》
书名:《百草枯中毒》
栏目:百草枯中毒 > 第17章百草枯中毒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魏路清 李国强 王海石
参编:王海石,卢中秋,田英平,史继学,全金梅
页码:134-13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