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心律失常的形成与去极化过程异常

心肌正常膜电位保持对刺激的正常兴奋性。这种阳离子分布的异常,造成膜电位下降,呈现持久的部分去极化。冲动到达散在的缺血灶时,冲动传导减慢,或者V max过小,冲动不能向前扩布,形成单向传导阻滞。膜电位下降不仅使V max下降,冲动向前传布过程中不得不停滞或迂回,而选择可通过冲动的心肌,又有可能经过迂回而形成环形通路,即形成折返。当前可以认为,这种心律失常的形成中,有心肌去极化过程异常的机制,其中钠通道的结构改变对3 -型长QT综合征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对这类疾病所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大多是Ⅰ类,即钠通道阻滞剂 ......

——《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 第二篇 离子通道与心血管病 > 第八章 心律失常(基础部分) > 第一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作者:贾宏钧 王钟林 杨期东
参编:陈修,王纪佐,吴博威,贾宏钧,刘立英
页码:17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