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胆汁淤积性黄疸

根据引起淤胆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肝外阻塞、肝内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三种(图18‐3‐。氯丙嗪、雌二醇、石胆酸、内毒素和缺氧等引起肝细胞损害时,均可使质膜胆固醇含量增加,并使膜流动性和钠泵活性降低,致使胆汁分泌和胆汁流量减少。肝外梗阻者,常见的胆石症、胆管炎常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血清总胆固醇可升高,脂蛋白‐x可阳性,长时期梗阻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下降,如维生素K缺乏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时如注射维生素K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纠正。4 ﹒其他检查B超、CT、ERCP、PTC、胆道造影均有助于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八篇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三章 消化系统主要症状和体征 > 第二节 黄疸 > 三、黄疸的发生机制和特征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1939-1941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