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干扰素

Isaacs和Lindenmann于1957年发现病毒感染的细胞可产生一种可溶性因子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复制,因而把这种因子称为干扰素(IFN)。干扰素分二大类:Ⅰ类和Ⅱ类。类干扰素包括IFN‐α和IFN‐β.类干扰素是IFN‐γ。长效干扰素(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PEG interferon),即聚乙二醇干扰素(PEG干扰素),是IFN‐α与聚乙二醇以共价结合而成,为聚乙二醇化的干扰素。PEG干扰素比常规干扰素半衰期长,其半衰期为40~100小时,在用药168 ......

——《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书名:《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栏目: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 第八章 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学 >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 三、细胞因子
作者:李扬秋
参编:刘启发,黄仁魏,王嵘,王震,兰炯采
页码:210-2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