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伏邪理论认为,外感、内伤,皆多由伏邪致病。邪伏于人体,是心血管疾病链中各级病变转化的潜在因素,通过探讨心血管疾病链与伏邪致病特点和病理机制,有利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以伏邪与痰瘀相关为突破口,把握伏邪的致病特点,遵循伏邪的致病规律,给予有针对性的中医药辨证治疗,遏制心血管事件的传导,在早期取得干预甚至打断疾病链传导发展的主动权,势必能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