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四、自杀候选基因研究

位于突触前膜,从突触中重摄取5‐HT,是神经递质和外周5‐HT效应的微调中心。5‐HTT基因转录启动部位上游若有碱基片段插入/缺失可影响5‐HTT功能。构成缺失(s)和插入(l)的两等位基因组成s/s、l/l、s/l三种基因型。随着s/s基因型频率的上升,自杀意念次数增加。有自杀家族史者更可能存在s/s基因型。前者显著增加自杀危险,后者更可能是冲动性自杀者的等位基因。MAO基因是双相情感障碍、攻击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候选基因,也有可能是男性抑郁症自杀行为的易感基因。该基因通过影响单胺能活动,对抑郁症和自杀风险 ......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书名:《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栏目: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 第二十四章 青少年自我伤害预防控制(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lf Injury in Adolescents) > 第二节 自杀的病因模型和影响因素
作者:季成叶
参编:王芳芳,陶芳标,吴汉荣,马军,王芳芳
页码:659-66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