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鄂木斯克出血热

鄂木斯克出血热是由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Omskheamorrhagicfevervirus,OHF)引起的一种出血热。临床上可以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胃肠系统症状,鼻、胃、子宫出血或(和)出现脑炎症状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退行性变,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水肿、充血、红细胞外渗和小血管内血栓形成。起病急骤,表现为发热(可高达40℃)、头痛、肌痛、疲乏和胃肠道症状等。病人颜面、颈、胸部皮肤及球结膜可见充血,口腔及软腭出现丘疹或水泡性损害,严重者可有鼻出血、便血、尿血和肺出血等。某些病人在热退1~2周后,再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二篇 病原微生物感染 > 第八章 病毒性感染 > 第十节 黄病毒科病毒性感染 > 六、西尼罗热和鄂木斯克出血热
作者:斯崇文 贾辅忠 李家泰
参编:王勤环,王端礼,刘玉村,刘克洲,庄辉
页码:304-30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