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阶段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全身多部位的微血管内发生血小板凝聚和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弥散性微血栓,导致局部或全身微循环障碍以及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和功能障碍。随着凝血过程的进展,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同时发生生理代偿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血循环内抗凝物质增多,引起凝血障碍和出血现象。因此,尽管起病是由于血凝亢进,而临床却表现为血凝低下和出血倾向,故有人称之为消耗性凝血障碍(consumptioncoagupa thy)。近年各种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继发DIC,为常见的并发症,亦有沙雷菌和无色素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