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发 病 机 制

在基础研究中发现慢性脑缺血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皮质萎缩、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变性、白质疏松、胶质细胞增生和毛细血管床的改变等。同时不同学者应用各种慢性脑缺血模型和迷宫试验进行的大鼠的行为学研究均发现,慢性脑缺血可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和空间定位记忆能力。而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免疫炎症反应、胆碱能及单胺能等神经递质功能紊乱、突触异常及能量及代谢障碍也参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从而认为C C C I的认知损害与炎性细胞因子I L-1 β蛋白的过度持续表达及脑血流在特定脑区(额叶、颞叶、基底节)显著降低有关。 ......

——《动脉粥样硬化》
书名:《动脉粥样硬化》
栏目:动脉粥样硬化 > 第二篇 临床篇 > 第五章 脑动脉硬化 > 第五节 脑动脉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孟晓萍 布艾加尔 . 哈斯木
参编:艾永顺,布艾加尔·哈斯木,崔燕,代艳芳,邓悦
页码:199-20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