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致病】

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血吸虫不同虫期释放的抗原均能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这些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后果便是一系列免疫病理变化的出现。在肝脏,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的终端,重度感染时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阻塞窦前静脉,导致门脉高压,引起肝、脾肿大,腹壁、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等症状,此为肝脾型血吸虫病。有人认为肝脾型血吸虫病的发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 A)的不同表型有关,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与HL A‐A1有显著关联,而与HL A‐B5相关不 ......

——《人体寄生虫学》
书名:《人体寄生虫学》
栏目:人体寄生虫学 > 第三篇 医学蠕虫学 > 第十三章 寄生于血液和组织的吸虫 > 第一节 血吸虫(裂体吸虫)
作者:詹希美
参编:何蔼,黄复生,程训佳,程彦斌,曾庆仁
页码:139-14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