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四、研究展望

几十年来尽管对于运动性铁缺乏和运动性贫血已做了大量研究,许多问题仍存在争议。目前,在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整合生物学角度深入探讨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运动与铁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后铁吸收与丢失的平衡,测定组织或血液中铁含量的变化, Hb 、铁蛋白和转铁蛋白是传统的用来检测体内铁状态的指标,但是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体内的铁状态。目前机体铁状态的研究已成为营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关于低氧条件下机体铁代谢的调节机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有研究表明低氧可使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血清铁、 ......

——《铁代谢失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原理》
书名:《铁代谢失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原理》
栏目:铁代谢失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原理 > 第三篇 铁代谢失衡相关疾病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三章 运动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作者:常彦忠 段相林
参编:钱忠明,樊玉梅,于鹏,石振华,郭艳苏
页码:12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