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四、从进化的角度看感染病的遗传易感性

1934年以来在西非和欧美曾注射黑猩猩血液,以预防猿‐人共患同种疟疾,有可能就是这一举措导致当前震撼全球的HI V感染大流行。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基因大都来自疟疾流行的非洲。这个基因的杂合子个体因为这个基因改变了血红蛋白的结构加快了清除循环中被疟原虫感染的细胞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疟疾有限制作用。有正常等位基因的纯合子个体的红细胞虽然是完全正常的,但缺乏对疟疾的抵抗作用。由于杂合子对疟疾的抵抗性,它比两种纯合子有明显的生存优势。地理分隔导致病原体基因组变化、病原和宿主基因作用的频率高低以及局部环境生态因素影响,使 ......

——《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 第四章 感染病的遗传学基础 > 第二节 感染与宿主遗传学
作者:李梦东 王宇明
参编:牛俊奇,吴观陵,贾杰,斯崇文,白雪帆
页码:51-5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