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五、病毒的致病性

病毒的致病性表现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现分述如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通过宿主的粘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侵入机体,首先和易感细胞吸附在一起,这种吸附由病毒衣壳或包膜的表面结构和易感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吸附到细胞表面的病毒通过细胞的吞饮作用或膜的融合而进入胞浆内。这类非杀细胞性病毒多见于有包膜病毒,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某些披膜病毒和弹状病毒,它们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不阻碍细胞本身的代谢,不改变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因而不会使细胞死亡。表3‐9几种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 ......

——《现代诊断微生物学》
书名:《现代诊断微生物学》
栏目:现代诊断微生物学 > 第一篇 基本理论和新技术 > 第三章 细菌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性 > 第二节 微生物的致病性
作者:刘锡光
参编:何晓青,洪秀华,毕胜利,李若瑜,高屹
页码:76-7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