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宿主和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Hpylori感染能够使胃恶性肿瘤、胃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的危险增加5到6倍。有关细菌、环境及宿主自身因素(年龄、免疫状态、胃酸分泌的变化等)的相互作用是现在的研究热点。促炎细胞因子如IL‐1 β是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因子,其等位基因多态性据报道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说明宿主在细菌感染后的反应在所导致的后果方面起重要作用。HLA基因与胃癌的关系提示免疫逃逸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HLA基因发生突变的大部分人不会发生胃癌,这一现象说明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将在揭示胃癌发生的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学》
书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学》
栏目: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学 > 第四篇 常见肿瘤的靶向治疗 > 第四章 胃癌 > 第一节 胃癌的分子生物学
作者:李岩 马洁
参编:黄常志,梁军,黎莉,毛海婷,徐冰河
页码:27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