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抗过敏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大多数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口服给药吸收良好,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首过效应较为明显,口服生物利用度在50%左右。第一代抗组胺药物通常在口服后2~6小时达峰值血药浓度,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通常在口服后0.5~1小时达峰值血药浓度,故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较第一代起效快。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的半衰期多在10小时以内或10小时作用,作用持续时间多为4~6小时(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和异丙嗪等),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半衰期多为10~20小时,作用持续时间多为12~24小时(如酮替芬为10~12小时、非索非那丁和特 ......

——《哮喘病学》
书名:《哮喘病学》
栏目:哮喘病学 > 第三十章 抗过敏药物
作者:李明华 殷凯生 蔡映云
参编:李明华,吴剑卿,殷凯生,郭雪君,皮卫峰
页码:515-51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