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3.心导管介入治疗

球囊房间隔造口术:由Rashkind和Miller于1966年首先应用,原理为将头端带有扩张球囊的导管从右心房经未闭的卵圆孔或小的房间隔缺损放置于左心房,用稀释造影剂充盈球囊,然后快速将导管自左心房经过房间隔交通拉回至右心房,从而在房间隔上产生足够大的交通。放置支架保持动脉导管开放:在一些危重发绀型新生儿先心病,动脉导管往往是肺动脉供血的唯一来源,他们依赖于动脉导管的开放而存活。主动脉弓离断及导管前型主动脉缩窄的患儿下半身供血随时可能因为动脉导管关闭而中断,故即使在使用PGE1的前提下,也应急诊手术,深低 ......

——《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书名:《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栏目: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 第一章 先天性心脏病 > 第二十五节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 【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参编:
页码:131-13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