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的优势,不仅仅是体现在其本身固有的微创性能上,而更需要在各方面的操作上掌握合理的尺度,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作者针对不同部位、不同治疗目的的生物力学特点,提出了多元化构型的原则,主张以最简单的结构、最细、最少的钢针实现有效的稳定,使骨外固定方法、器械及结构对组织损伤和生物学环境的干扰最小,避免了某些复杂结构可能造成对生物学环境的破坏。为使骨折获得牢稳的固定,避免发生合并症,穿针时应格外注意:避免副损伤:充分了解穿针部位的解剖,避免刺伤主要血管与神经。正确选择钢针的类型和直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