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的检查项目较多,测定值与病前原有水平、机体代偿功能,以及采血的时机等密切相关。必须了解各种检测指标变动的机制,在DIC不同阶段选择有关项目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表现进行正确解释。因此,动态观察血小板数,在除外其他因素,DIC临床发病前后有急剧变化的条件下,才有诊断意义。出血时间可反映血小板数变化,床旁检测动态观察非常简单,短时间内急剧延长,提示消耗性凝血障碍或继发性纤溶,是发生DIC的重要线索。但在DIC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取血时血液易于凝固,出凝血时间缩短。血液学测定中抗凝血酶(AT‐Ⅲ)活性降低 ......